六安市人民政府发布:【部门解读】奋楫逐浪勇向前 踔厉奋发再扬帆——六安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解读-pg电子麻将胡了
字号:
2022年,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困难挑战,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按照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重大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全市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,经济结构不断优化,新动能加快成长,民生保障有力有效,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,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《六安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》记录了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绩,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丰富内涵,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读。
一、生产需求协同发力,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
1.地区生产总值再上新台阶。2022年,地区生产总值(gdp)迈上2000亿元新台阶,达2004.6亿元,按不变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4.2%,增速高于全省0.7个百分点,位列全省第4。按常住人口计算,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643元,比上年增长4.5%。
2.农业基础地位稳固。2022年,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1.03亿元,比上年增长4.8%,增速高于全省0.3个百分点,位列全省第4。从农作物生产看,粮食总产量356.1万吨,粮食播种面积917.99万亩,粮食单产387.91公斤/亩、增加0.69公斤/亩,实现“十九”连丰。从肉类产量看,全市肉类总产37.31万吨,增长4.6%,其中猪、牛、羊肉产量分别增长4.3%、5.2%、5.6%。
3.工业生产较快增长。2022年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7%,增速高于全省2.6个百分点,位列全省第5。在统计的34个大类行业中,21个实现正增长、增长面达61.8%。主导行业支撑稳健。5 1主导行业(铁基材料、电子信息、食品健康、建筑材料、装备制造,新能源)合计实现产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6.8%、产值增长5%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 3.9个百分点、贡献率59.2%。
4.服务业平稳向好。2022年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951.9亿元,比上年增长1.9%。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40.7亿元,同比增长2.2%,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10个行业门类中,7个行业实现正增长,其中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4.8%,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32%。
二、新兴动能加快成长,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
1.新产业赋能新动力。制造业持续发力,高质量发展的“压舱石”不断筑牢。2022年,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.8%,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9.7%,占gdp比重22.4%、比上年提高0.1个百分点。新动能蓄势聚力,创新驱动的“主引擎”更加强劲。规上工业中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8.8%,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20.1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.7个百分点、贡献率31.3%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.5%,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8.8个百分点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.3个百分点、贡献率49.5%。
2.新投资积蓄增长后劲。2022年,制造业投资增长45.7%,增速高于全部投资29.5个百分点。27个制造业行业中24个行业正增长、增长面达88.9%,16个行业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,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、汽车制造业、金属制品业等行业分别增长97.1%、202.8%、59.1%,合计拉动制造业投资增长17.4个百分点,是制造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。从新兴领域投资看,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.0%,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6.8个百分点,占全部投资比重6.6%,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.9个百分点;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4.6%,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5.7%。
3.新兴消费释放新活力。网购、快递、移动支付等改变了社会消费方式,网络零售快速发展。2022年,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销售增长40.8%,增速高于限上消费品零售额36.5个百分点,拉动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.6个百分点;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比重5.8%、比上年提高1.3个百分点。
三、财政金融支撑有力,民营经济健康发展
1.财政收支稳步增长。2022年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.3亿元,比上年增长9.3%。其中,国内增值税52.9亿元、增长8.4%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8.3亿元、增长9%。其中,民生支出453.5亿元、增长9.7%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.8%。
2.金融信贷支撑有力。截至12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864.4亿元,比年初增加419.6亿元,增长12.2%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94.7亿元,比年初增加422.9亿元,增长14.2%。存量贷款盘加大,资金利用率提高,为我市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充足的资金供给。
3.民营经济贡献突出。2022年年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435043户,增长12.4%,增速位居全省第3。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70519户,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23473户。民营经济持续发力。规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77.9%、增加值增长7.9%,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1个百分点、贡献率70.4%;民间投资增长14.5%,拉动全市投资增长8.6个百分点、贡献率53.1%。
四、民生福祉持续改善,居民生活更加幸福
1.城乡差距不断缩小。2022年,全市全体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26511元,比上年增长6.9%,高于gdp增速2.7个百分点。城镇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38883元,增长5.7%;农村居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6元,增长7.6%。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,城乡居民收入比调整为2.26:1,比上年收窄0.04个点。
2.社会保障逐步健全。2022年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63.9万人,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34万人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15.5万人、机关事业单位参保14.4万人,失业保险30.4万人,工伤保险39.2万人,合计征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75.9亿元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数178.5万人,全年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266人,累计19743人次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.9万人,收入19.2亿元、支出12.6亿元。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474.6万人。全年开展创业培训2956人,就业技能培训1.2万人。
3.就业物价保持稳定。2022年,城镇新增就业3.2万人,完成目标任务的107.3%;失业人员再就业1.2万人,完成目标任务的494%;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63人,完成目标任务的190.8%。市场物价保持温和上涨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.0%。其中,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.7%。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.7%。
2022年,在“三重压力”叠加“两大变量”超预期变化中,我们取得了十分珍贵的成绩,值得倍加珍惜。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,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,加快高质量发展,奋力开创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。